調解技巧:「會意、感知、總結」
我是小三A班功課輔導班導師,當下在課室監督學生做功課。有一名男生突然走出教師桌。
展華說:「老師,岩岩我去廁所個陣,有人無喇喇一拳打我個肚,而家好痛呀。」
我說:「邊個無喇喇打你一拳?」
展華說:「崔健朗。」
我說:「邊班架?」
展華說:「B班囉。」
我說:「你而家即刻過去叫崔健朗過嚟。」
Continue reading調解技巧:「會意、感知、總結」
我是小三A班功課輔導班導師,當下在課室監督學生做功課。有一名男生突然走出教師桌。
展華說:「老師,岩岩我去廁所個陣,有人無喇喇一拳打我個肚,而家好痛呀。」
我說:「邊個無喇喇打你一拳?」
展華說:「崔健朗。」
我說:「邊班架?」
展華說:「B班囉。」
我說:「你而家即刻過去叫崔健朗過嚟。」
Continue reading拳手的訓練,首要的不是學習如何重擊對方,而是先學習避拳和捱拳。能夠閃得開猛攻,捱得過連環拳,慢慢便會看清楚對方的套路。
溝通也如出一轍,首要的並不是學習怎樣牙尖嘴利,反而是要學習如何「聆聽和感受對方」。目的是要了解對方的思路,發掘對方所關注的東西,令溝通(繼而是談判)的質量提高。值得一提,溝通和談判的目的,從來不是要像拳手般擊倒對方,反而是要與對方合作,一起達到共同目標。
回到正題,究竟怎樣才能夠「聆聽和感受對方」呢?(想深一層,也許是如何令對方覺得「被聆聽和被感受」。)筆者就想到一系列有關「積極聆聽」 的技巧,跟大家分享。以下簡單將「積極聆聽」劃分成「非語意」及「語意」兩種類,並首先由非語意類說起。
Continue reading漏水個案 – 調解會議的保密性
原告人(受害人)下層單位業主,兩夫婦陳生陳太,控告樓上業主張小姐單位漏水。
當日進行調解時,陳生陳太和同張小姐出席調解會議。調解會議開始前,便遇到一個問題。張小姐和哥哥家姐一齊出席調解會議,調解員便問原告人是否同意與案件無直接關係的人出席調解會議,原因是出席調解的人士會聽到本身應該屬於保密的資料,當時原告一方認為張小姐哥哥家姐無需要出席,即刻要求他們離開會議室,張小姐哥哥家姐便離開了。
Continue reading(以下是摘錄及本人的意譯,詳細請參看連結。)
美國人和加拿大人:擺明車馬,明刀明槍,但加國人比美國人稍稍和諧一點。
英國人:知道面斥不雅,所以不會把話說盡,而且還會繞過圈子來幽你一默。
法國人:喜愛激烈討論。
德國人:以邏輯為主,注重論據。
意大利人:因意大利語本身就是辯論的工具,所以他們習慣喋喋不休而且變化莫測的討論。
Continue reading